首页
知识课程
VDA6.3过程审核检查记录表
VDA6.3过程审核检查记录表
发布时间:2020-06-30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2308
随着科技迅速的发展,用户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从供应商到生产制造再到用户的整个过程必须稳定可靠。而VDA6.3过程审核则是对这个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重要的可靠的方法。

随着科技迅速的发展,用户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从供应商到生产制造再到用户的整个过程必须稳定可靠。而VDA6.3过程审核则是对这个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重要的可靠的方法。

产品名称/图号:

审核时间:

序号

过程

要素

检  查  清  单

现  场  检  查  记  录

得分

A

1.1  是否具有顾客对产品的要求?



1.2  是否具有产品开发计划,并遵守目标值?



1.3  是否策划了落实产品开发的资源?



1.4  是否了解并考虑到了对产品的要求?



1.5  是否调查了以现有要求为依据的开发可行性?



1.6  是否已计划/已具备项目开发所需的人员与技术的比备条件?



2.1  是否已进行了设计D-FMEA,并确定了改进措施?



2.2  设计D-FMEA是否在项目过程中补充更新?已确定的措施是否已落实?



2.3  是否制订了质量计划?



2.4  是否已获得各阶段所要求的认可/合格证明?



2.5  是否已具备所要求的产品开发能力?



部门:                            审核员:                   


审核时间:

  序号

过程

要素

检  查  清  单

现  场  检  查  记  录

得分

A

3.1  是否已具有对产品的要求?



3.2  是否已具有过程开发计划,是否遵守目标值?



3.3  是否已策划了落实批量生产的资源?



3.4  是否了解并考虑了对生产过程的要求?



3.5  是否已计划/依据备项目开发所需的人员与技术的必要条件?



3.6  是否已做了过程P-FMEA,并确定了改进措施?



4.1  过程P-FMEA是否在项目过程中补充更新?已确定的措施是否已落实?



4.2  是否制订了质量计划?



4.3  是否已具备各阶段所要求的认可/合格证明?



4.4  是否为了进行批量生产认可而进行批量生产条件下的试生产?



4.5  生产文件和检验文件是否具备且齐全?



4.6  是否已具备所要求的批量生产能力?



部门:                            审核员:                            


审核时间:

序号

过程

要素

检  查  清  单

现  场  检  查  记  录

得分

B

供方

/

原材料


5.1  是否仅允许已认可的且有质量能力的供方供货?



5.2  是否确保供方所供产品的质量达到供货协议要求?



5.3  是否评价供货实物质量?与要求有偏差时是否采取措施?



5.4  是否与供方就产品与过程的持续改进商定质量目标,并付诸落实?



5.5  对已批量供货的产品是否具有所要求的批量生产认可,并落实了所要求的改进措施?



5.6  是否对顾客提供的产品执行了与顾客商定的方法?



5.7  原材料库存(量)状态是否适合于生产要求?



5.8  原材料/内部剩余材料是否有合适的进料和贮存方法?



5.9  员工是否具有相应的岗位培训?



B

生产:


人员


素质

6.1.1  是否对员工委以监控产品质量/过程质量的职责和权限?



6.1.2  是否对员工委以负责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的职责和权限?



6.1.3  员工是否适合于完成所交付的任务并保持其素质?



6.1.4  是否有包括顶岗规定的人员配置计划?



6.1.5  是否有效地使用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方法?



部门:                              审核员:                               审核时间:


序号

过程

要素

检  查  清  单

现  场  检  查  记  录

得分

B

生产:

生产设备/工装

6.2.1  生产设备/工装模具是否能保证满足产品特性的质量要求?



6.2.2  在批量生产中使用的检测、试验设备是否有效地监控质量要求?



6.2.3  生产工位、检验工位是否符合要求?



6.2.4  生产文件和检验文件中是否标出所有的重要技术要求并坚持执行?



6.2.5  对产品调换/更新是否有必备的辅助器具?



6.2.6  是否进行批量生产起始认可,并记录调整参数及偏差情况?



6.2.7  要求的纠正措施是否按时落实并检查其有效性?



B

生产:


运输


搬运


贮存


包装

6.3.1  产品数量/生产批次的大小是否按需求而定?是否有目的地运往下道工序?



6.3.2  产品/零件是否按要求贮存?运输器具/包装方法是否按产品/零件的特性而定?



6.3.3  废品、返修件和调整件以及车间的剩余料是否坚持分别贮存并标识?



6.3.4  整个物流是否能够确保不混不混料并保证可追溯性?



6.3.5  模具/工具、工装、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是否按要求存放?



部门:                           审核员:                                   审核时间:


序号

过程

要素

检  查  清  单

现  场  检  查  记  录

得分

B

生产:缺陷分析/纠正措施/持续改进

6.4.1  是否完整地记录质量数据/过程数据,并具有可评定性?



6.4.2  是否用统计技术分析质量数据/过程数据,并由此制订改进措施?



6.4.3  在与产品要求/过程要求有偏差时,是否分析原因并检查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6.4.4  对过程和产品是否定期进行审核?



6.4.5  对产品和过程是否进行持续改进?



6.4.6  对产品和过程是否有确定的目标值,并监控是否达到目标?



B

服务/

顾客

满意

程度


7.1  发货时产品是否满足了顾客的要求?



7.2  是否保证了对顾客的服务?



7.3  对顾客抱怨是否能快速反应并确保产品供应?



7.4  与质量要求有偏差时是否进行缺陷分析并实施改进措施?



7.5  执行各种任务的员工是否具备所需的素质?





其他文章
联系我们
020-38860656
134 3393 3194
九脑汇在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