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课程
体系审核时,企业内审员必须明白的10个问题!
体系审核时,企业内审员必须明白的10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1-05-07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1414
按照审核,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由经过培训的有资格的内审员来执行审核任务。

按照审核,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由经过培训的有资格的内审员来执行审核任务。所以,凡是推行ISO管理体系的组织,通常都需要培养一批内审员,那么审核现场时内审员应该如何配合工作呢?

审核关键步骤

审核的关键步骤包括:策划、调查、现场评审、报告、后续的纠正措施及关闭。

首次会议的内容

首次会议介绍审核组成员,确认审核准则,明确审核范围,说明审核程序,解释相关细节,确定时间安排,包括具体时间或日期,以及明确末次会议参会人员。

审核方法

收集客观证据的调查过程涉及提问、观察活动、检查设施和记录。审核员检查实际的活动与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审核的依据

审核员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体系程序、测试方法、工作指导书等)作为参考,将实际的活动与这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比较。

审核过程

整个审核过程中,审核员始终要搜集实际活动是否满足管理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
收集的证据应当尽可能高效率并且客观有效,不存在偏见,不困扰受审核方。

不符合的整改

审核员应当注明不符合项,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以发现潜在的问题。

内审记录

所有审核发现都应当予以记录。

开不符合项

审核完所有的活动后,审核组应当认真评价和分析所有审核发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哪些应报告为不符合项,哪些只作为改进建议;
审核组应依据客观的审核证据编写清晰简明的不符合项和改进建议的报告;
应当以审核所依据的认可准则及本组织质量手册和相关文件的要求来确定不符合项。

末次会议

审核组应当与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和被审核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召开末次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报告审核发现,报告方式需确保最高管理层清楚地了解审核结果。

内审报告

审核组长应当报告观察记录,并考虑其重要性,机构运作中好坏两方面的内容均应报告;
审核组长应当就质量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以及实际运作与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报告审核组的结论;
应当记录审核中确定的不符合项、适宜的纠正措施,及与受审核方商定的纠正措施完成时间;
应当保存末次会议的记录;
内审报告要抄送给管理层。


其他文章
联系我们
020-38860656
134 3393 3194
九脑汇在线学院